塘上行

 杭州画室   2021-10-07 18:05   237 人阅读  0 条评论
摘要:

【1】蒲:菖蒲。蒲草。【2】离离:浓密貌。【3】傍能:依傍能力。【4】众口铄黄金:众口铄金。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比喻舆论影响的强大。亦喻众口同声可混淆视听。【5】

  【1】蒲:菖蒲。蒲草。

  【2】离离:浓密貌。

  【3】傍能:依傍能力。

  【4】众口铄黄金:众口铄金。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比喻舆论影响的强大。亦喻众口同声可混淆视听。

  【5】感结:情感结系。谓心情郁结。

  【6】莫以:不要因为。

  【7】豪贤:贤明豪迈。贤士豪杰。

  【8】薤(xiè):藠头。

  【9】麻枲(xǐ):麻,指麻布之衣。枲,大麻的雄株,只开雄花,不结果实,称“枲麻”。麻类植物的纤维。

  【10】蒯:"菅、蒯",茅草之类。可编绳索。指草鞋。喻微贱的人或物。菅,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山坡草地。很坚韧,可做炊帚、刷子等。杆、叶可作造纸原料。蒯,蒯草。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水边或阴湿的地方,茎可编席,亦可造纸。

  【11】悲风:凄厉的寒风。

  【12】翛翛(xiāo):此处指树木高大茂盛。

  塘上行

  [魏晋] 曹操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 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

  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 出亦复何苦,入亦复何愁。

  边地多悲风,树木何翛翛! 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作品赏析

  徐祯卿对《塘上行》的点评虽然有部分中肯之言,但亦存偏颇。“工拙之间,相去无几”即是失审之言。虽然此言原是作者比较了甄氏的《塘上行》和陈思王的《浮萍篇》之后产生的感叹,但是,《塘上行》中未经推敲的“拙”并不是普遍意义上的“拙”。相反,却是一种“巧”、一种妙手偶得之“巧”、一种极精妙并且滥觞于后世的艺术手法。虽然诗人当时是信笔提诗,无意识的首次运用了这一手法,但这也只能说明诗人禀赋高妙、资质过人。若非如此,何以从“出亦复苦愁,入亦复苦愁”到“边地多悲风,树木何修修”仅仅两句,便令徐祯卿拍案长叹,顿生“绝殊”之感。

  从现实感况继而自然景观,笔法空灵绝妙,两境交相互动、彼此辉映,使作品的情感冲击力陡然倍增。这一妙手偶得的神来之句所采用的笔法,在唐初四杰之一王勃的“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中依稀可见。而到了“大历十才子”之首钱起“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的诗句中,则表现得更为明显。因甄氏首创的这一笔法空灵逸动,佐以钱起的悉心演绎,“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遂成千古绝唱。它既写出了曲终人杳的惆怅,又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因此句之绝才惊艳,曾先后被柳永的《河传》、秦观的《临江仙》所沿用。

  《塘上行》之妙,尽在结尾三句。前面之所以评此诗“于悲恸伤绝中另生沉致之姿,风采殊绝”,盖指诗之末句“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依“从君致独乐”判断,诗人心目中的主要受众是她丈夫曹丕。曹丕没有带给甄氏多少人间欢乐,反而却为甄氏带来无尽的“苦愁”,并且最终竟要因谗而杀妻。

  可以说,两人之间的感情基本不复存在,形同陌路。在此境况下,曹丕赐死甄氏,甄氏对曹丕可能没有丝毫的怨恨之心吗?那么既然如此,甄氏为什么还要祝福曹丕“延年寿千秋”呢?想必甄氏十分清楚,皇命下达已经是覆水难收,自己即便再祝福他千次万次,也终究不可能改变被赐死的命运。既然将死,那为什么还要希望曹丕“延年寿千秋”?从诗人对曹丕长久以来的哀怨之情来看,从将死的被害者对凶手自然的人性态度来体察,结合即将枉死之人极为特殊的至悲心境,只有一种解释可以成立。那就是,对曹丕憎恶深久的甄氏著写该句的真实意图,是的,“延年寿千秋”看似是何等赏心悦目的祝福之言!但在这赏心悦目的背后,实则蕴藉着诗人无边的恨意。如此匠心独运,古今罕见,唯性情者识之、察之、深悯其情。

本文地址:http://maikaas.com/109845.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网友投稿文章,由 成语大全 小编编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