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

 杭州画室   2021-10-07 19:29   272 人阅读  0 条评论
摘要:

杂诗[魏晋]曹植飞观百余尺,临牖御棂轩。远望周千里,朝夕见平原。烈士多悲心,小人偷自闲。国仇亮不塞,甘心思丧元。抚剑西南望,思欲赴太山。弦急悲声发,聆我慷慨言。【1】观:即是阙,宫门的望楼。【2】御:凭。【3】烈士:指有雄心壮志的人。【4

  杂诗

  [魏晋] 曹植

  飞观百余尺,

  临牖御棂轩。

  远望周千里,

  朝夕见平原。

  烈士多悲心,

  小人偷自闲。

  国仇亮不塞,

  甘心思丧元。

  抚剑西南望,

  思欲赴太山。

  弦急悲声发,

  聆我慷慨言。

  【1】观:即是阙,宫门的望楼。

  【2】御:凭。

  【3】烈士:指有雄心壮志的人。

  【4】偷:苟且。

  【5】亮:诚然。

  【6】丧元:丢掉脑袋。

  【7】抚剑:按剑。这一句的意思是说自己愿意从军讨蜀。

  【8】赴太山:“太山”即“泰山”。指欲从军讨吴,泰山地近吴境,故云“赴泰山”。

  作品赏析

  这是曹植《杂诗七首》中的第六首。通篇造语悲壮雄浑,结构严整紧凑,句无闲字,篇无闲笔,它体现了曹植后期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其主要抒发了赴难殉国的壮志以及壮志不遂的愤慨之情。

  此诗共十二句,一韵到底,每四句为一小节。第一小节写登高远眺,统摄全诗;第二小节以“烈士”与“小人”对比,借以明志;第三小节比第二小节更深入一层,直言自己以身许国的打算。但第三小节的前两句乃承第一小节的登高远眺而言,后两句则承第二小节的“国仇”二句而言,带有总结全诗的意思。篇幅虽短,却波澜迭起,气象万千。在曹植诗中,诚为异军突起的佳作。

  “飞观百余尺,临牖御棂轩。远望周千里,朝夕见平原”为第一小节,第一句诗写楼观极高,不高则不足以远眺;第二句写当窗凭槛,视野自然开拓。“飞观”,形容楼阁耸立,结构宏伟,如飞鸟之在高空;“临牖”,等于说“当窗”;“御棂轩”,等于说“凭槛”。第三句“周千里”的“周”字用得确切而有气势。“周”者,遍也,匝也,意思说向东南西北四周遍地远眺,都能望到千里之外。“朝夕见平原”,通常讲成早晚都能看见平原,实有辞费之嫌;眼中的平原不可能有不成其为平原的时候。其实“朝夕”本是表空间的名词,后乃引申为表时间的名词。但鄙意上句既言“周千里”,则此句的“朝”、“夕”并不仅指东、西两面,而是概括指四面八方。正如以“朝”、“夕”为早晚,虽指早晨和傍晚,实概括一昼夜之二十四小时而言之。这两句正写出河南地处中原,登高望远,有控驭四方之势。所以表面上看似领起下文,实已体现作者胸罗万象、气盖当世的雄才大略。

  “烈士多悲心,小人偷自闲。国仇亮不塞,甘心思丧元。”为第二小节,“烈士”,指有正义感而不怕牺牲的人,在古代不一定专指死者。“偷自闲”,偷安而自甘闲散。“亮”,诚然,实在。“塞”,防止,杜绝。“国仇”句,是说国家的仇敌诚然是一时还消灭不了的。原意是说勇士要时时不忘自己应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烈士”二句看似泛指,涵义实深。意谓自己本是“多悲心”的“烈士”,但每当遇到报国歼敌的机会,却不允许自己参加,尽自己一份力量。这无异把自己看成苟且偷安的“小人”。这两句诗表面上是客观的、平列的,事实上却洋溢出作者报国无门的一腔义愤。因此接下来坚决表态:在国仇未灭之时,自己是甘心抛头颅、洒热血的。

  然后转入“抚剑西南望,思欲赴太山。弦急悲声发,聆我慷慨言。”这第三小节,承上第一小节登高远眺的描写更明确地表示,自己是关心魏蜀双方的战斗的,很想亲身奔赴前线。蜀在魏之西南,故作者“抚剑”而瞩目“西南”。“太山”,这里不是指山东的泰山,而是指陕西的太乙山。此山与终南山相接,在今陕西郿县南,正当蜀军入魏的冲要之地。当时诸葛亮既围陈仓,扬言要从斜谷取道郿县,太乙山正是必经之路,故作者打算奔赴到那里迎战敌人。最后两句,依黄节注,“弦急悲声发”是比喻作者为什么要让人们听他慷慨陈辞。“弦急”,指把琴弦绷紧,使调门儿增高。盖弹琴时如果要使音调高亢激越,便把琴弦拧紧。音调既高,“悲声”乃作。这两句意思说琴弦一“急”,琴声自“悲”;而大敌当前,国家多事,自己却被投闲置散,使英雄无用武之地,因此才悲愤交加,慷慨陈辞的。这两句既是“国仇”二句的补充,又是全诗的结语。

  杂诗

  [魏晋] 曹植

  高台多悲风,

  朝日照北林。

  之子在万里,

  江湖迥且深。

  方舟安可极,

  离思故难任。

  孤雁飞南游,

  过庭长哀吟。

  翘思慕远人,

  愿欲托遗音。

  形影忽不见,

  翩翩伤我心。

  分类标签:

  思念诗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抒发了对远方亲人深切思念之情。

  “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起句工整并定下“悲”的感情基调。写诗人朝日登台,虽天气晴朗,阳光明媚,但诗人仍有所感触,觉得悲从中来。

  “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这两句诗紧承上句,也解释了悲的原因:亲人远隔万里,江河阻隔,水深难渡。同时也点明此诗是为怀故人而作的主题。“方舟”两句,继续写会面之难、离愁难以排遣。

  “孤雁飞南游”等以下六句是直写登台见闻。“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两句写诗人听到孤雁哀鸣,抬头望见正向南飞,想到孤居南方的兄弟,心内更是痛苦。“翘思”以下四句写仰首思慕远方兄弟,遐想托雁带去音信,可转眼之间,孤雁已飞走了,形影不见,无缘会面,又难通音信,惆怅痛苦,久久不平。

  杂诗

  [魏晋] 曹植

  南国有佳人,

  容华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

  夕宿潇湘沚。

  时俗薄朱颜,

  谁为发皓齿?

  俯仰岁将暮,

  荣耀难久恃。

  【1】南国:南方。屈原《橘颂》:“后皇嘉树,生南国兮。”

  【2】江:长江。下文“湘浊”,湘水中的小洲。

  【3】薄:鄙薄。

  【4】朱颜:红颜,美色。下文“发皓齿”,言笑或歌唱。句意谓佳人不敢展示才华。

  【5】俯仰:一俯一仰之间,形容时间短暂。

  作品赏析

  此诗以“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开篇,作者就给我们描绘出一幅佳人图。这“佳人”生于“南国”,艳若桃花,光彩照人,倾国倾城。这两句描写给读者展现了一个静止的纯美的形象。

  接下来,“朝游江北岸, 日夕宿湘沘”,写“佳人”的活动范围,以展示她的动态。从静态的南国佳人,到动态的“朝游” “夕宿”,很容易使我们想起屈原笔下“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品格高洁的橘,同时又自然而然地让人联想到“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的湘夫人。由屈原作品中的意象来反观本诗,“南国有佳人,这“南国”,恐怕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方位标志,而主要在于它用隐喻手段向人们展示着“佳人”的高洁品质。当诗人在“佳人”之前冠以“南国”,从而使其具有了这样的暗示意义之后,那么“佳人”朝游江比、夕宿湘址就不会再象某些论者所说的,是比喻曹彪(或作者自己)的屡次迁徙,而具有了更为深厚的寓意,即表明“佳人”这种“朝游” “夕宿”恰恰象屈原笔下的湘夫人一样,这一切都是为了迫寻自己所钟爱的恋人,这恋人也可以说就是自己的理想、自己的希望所在。高洁的品质,如花似月的容貌,为寻求理想而无休止奔波的志向并不能感动和改变世俗的偏见。

  后来“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尤其是被“佳人”视为第一生命的“朱颜”在遭到“时俗”的鄙薄之后, “佳人”的所有理想,追求和抱负倾刻之间都显得异常苍白、异常脆弱, “谁为发皓齿”透示出一种异常沉重的悲哀,一种无以名状的巨大孤独。一方面是有美好的容貌、高洁的品质,一方面又时时希望把这一切献给自己的理想、自己的寄托,当这种愿望经过现实的验证表明其完全没有可能性之后,“佳人”的时间紧迫感就显得越来越严峻。

  结尾的“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道出人生若白驹过隙,有限的青春年华敌不得住那悠悠不尽的时间。这使“佳人”陷入更大的悲哀、更深的忧思之中,司时也使诗人处于左右维谷,进退失据的二难之中。

  总的来说这首诗有三层意思——自矜、自惜、自慨,正是诗人自我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诗人怀抱奇才,仆仆移藩,终因无人调护君侧,不受重用,直至老去,和佳人的遭遇相同。所以,诗人未登场,其愤激不平之情却见于言语之外。这就是“借佳人为喻以自伤”所达到的艺术效果。

  杂诗

  [魏晋] 曹植

  仆夫早严驾,吾行将远游。

  远游欲何之?吴国为我仇。

  将骋万里途,东路安足由?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

  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

  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作品赏析

  【注释】

  ①这一首写作者自己立功立业殉国赴难的志愿。很可能是和《赠白马玉彪》同 时的作品,其时在黄初四年 (223),曹植以鄄城王应诏到洛阳。他在《赠白马 王彪》诗里说“怨彼东路长”,在本篇说“东路安足由”,“东路”就是指从 浴阳赴鄄城之路。鄄城在今山东省鄄城县。 ②仆夫:指赶车的人。严驾:整 治车驾。 ③由:行。 ④江介:江间。 ⑤淮泗:指淮水与泗水,江与淮、 泗都是南征孙权所必经。 ⑥无方舟:无渡水的工具,比喻没有权柄. ⑦以 上二句,就是《求自试表》“徒荣其躯而丰其体,……此徒圈牢之养物,非臣 之所志也”一段话的意思。

  【品评】

  本篇可能作于黄初四年 (223)诗人辞别洛阳东归封地鄄城的途中。诗人不 得不奉命归藩,然而他的心却向往着南征东吴,征战沙场。“将骋万里途,东 路安足由?”他多不愿意踏上东到鄄城的路啊!长江上激越的风声,滚滚东去 的淮水泗水,都在召唤他,令他浑身热血沸腾。他多想渡过江啊!“惜哉无方 舟”!诗人表面上是惋惜无舟可波,实质上是暗喻自己名为藩王,实为囚徒, 被剥夺了参政权利,报国无门。他在诗中委婉地控诉了曹丕对他的压制,痛切 地呼喊:闲居不是我的志向,我情愿为解除国患而赴汤踏火!

  这首诗一起调就笼罩着一股急追之感,令读者仿佛看到诗人星夜兼程地奔 向征吴之途。他在想像中驰骋万里,在现实中却寸步难行。因此,他愈是把赴 吴的心情写得急如星火,就愈足见出他急于有为的如焚忧心。

  杂诗

  [魏晋] 曹植

  西北有织妇,绮缟何缤纷!

  明晨秉机杼,日昃不成文。

  太息终长夜,悲啸入青云。

  妾身守空闺,良人行从军。

  自期三年归,今已历九春。

  飞鸟绕树翔,噭噭鸣索群。

  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

  作品赏析

  诗中写了一位独处空闺的织妇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前人或认为其中有寄托,但也无甚确证。因此,也不必穿凿附会,还是来分析享受一下诗中的美感。

  这首诗可以分成三节,开头“西北有织妇,绮缟何缤纷!明晨秉机杼,日昃不成文。”为第一节。“西北有织妇”,这是古诗中多见的起兴手法。“西北有织妇,绮缟何缤纷!”这两句写的是一位深闺的少妇,她每天都在织着美丽的丝帛,然而,此时她的织品,却繁多而又错乱。接着的两句“明晨秉机杼,日昃不成文。”写织妇从清晨开始就拿起梭子,但到太阳西斜,还尚未织成纹理。《诗经·小雅·大东》云:“跂彼织女,终日七襄(移动位置)。虽则七襄,不成报章。”《古诗十九首》云:“皎皎河汉女,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以上四句化用其意,都是用具体的动作来反映织妇神思恍惚的心理状态,但却没有交代原因,可以说是一种“悬念”。

  中间六句“太息终长夜,悲啸入青云。妾身守空闺,良人行从军。自期三年归,今已历九春。”为第二节,是直接描写织妇的心情,也是对她为何心如乱丝的解释。“太息终长夜,悲啸入青云。”凡有心事而睡不着觉的人总是感到夜长,而在这漫漫长夜中织妇却一直在深深地悲叹,而且这叹息之声,竟而化作了长啸,一直上达青天,可见其心事何等沉重,十分浩茫。下面四句“妾身守空闺,良人行从军。自期三年归,今已历九春。”是对这沉重的心事究竟是什么问题的正面交代。织妇守着空闺,丈夫远行从军去了。本来约定三年就能归来,可如今却已过了九个年头,这就是思妇悲苦的原因。丈夫出外,思妇独自一人在家,这已经是一层凄凉了;本来说好三年回来,思妇天天盼着,好不容易挨过了三年,满以为可以相聚,结果却没有回来,这凄凉悲苦又增一层。三年过去,再三年过去,又三年过去了,却仍然不见丈夫归来,这凄凉悲苦,不知又要增加多少层。难怪思妇要终夜长叹,悲冲青云,也难怪思妇要神思恍惚,终日坐机却织不成绢了。

  最后四句“飞鸟绕树翔,噭噭鸣索群。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为第三节,诗人笔锋一转,写思妇看到失群的飞鸟绕着树林飞翔,噭噭(象声词,鸣叫声)悲鸣,寻找自己的伴侣,这自然联想到自己的处境,与飞鸟很相似。最后两句“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诗人用生花之笔,让思妇忽发奇想,希望自己化为阳光,向南方飞驰而去,照见自己的丈夫。这个浪漫主义的幻想显得非常突兀,但又非常合乎情理。织妇思念等待丈夫已整整九年,至今还不能相见,没有什么办法能解除相思之苦。而天上的阳光,却能普照大地,既能照到自己,也能照到丈夫,阳光是不会漏掉任何一个角落的。这个高超的艺术构思,把思妇刻骨铭心的相思,写到了无以复加的极端。这可以说是曹植的独创,它对后代诗人也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全诗三节,从动作到太息,从太息到幻思,写织妇的相思,步步深入,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1】织妇:织女星。

  【2】绮缟:有花纹的绢。

  【3】明晨:清晨。

  【4】日昃:午后。

  【5】良人:丈夫。

  【6】噭噭:鸟悲鸣声。

  【7】景:月光。

  杂诗

  [魏晋] 曹植

  揽衣出中闺。

  逍遥步两楹。

  闲房何寂寞。

  绿草被阶庭。

  空室自生风。

  百鸟翩南征。

  春思安可忘。

  忧戚与我幷。

  佳人在远遁。

  妾身单且茕。

  欢会难再遇。

  芝兰不重荣。

  人皆弃旧爱。

  君岂若平生。

  寄松为女萝。

  依水如浮萍。

  赍身奉衿带。

  朝夕不堕倾。

  倘终顾盻恩。

  永副我中情。

  杂诗

  [魏晋] 曹植

  悠悠远行客。

  去家千余里。

  出亦无所之。

  入亦无所止。

  浮云翳日光。

  悲风动地起。

  杂诗

  [魏晋] 曹植

  美玉生盘石。

  宝剑出龙渊。

  帝王临朝服。

  秉此威百蛮。

  历刀不见贵。

  杂糅刀刃间。

  杂诗

  [魏晋] 曹植

  转蓬离本根,

  飘摇随长风。

  何意回飚举,

  吹我入云中。

  高高上无极,

  天路安可穷?

  类此游客子,

  捐躯远从戎。

  毛褐不掩形,

  薇藿常不充。

  去去莫复道,

  沉忧令人老。

本文地址:http://maikaas.com/110085.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网友投稿文章,由 成语大全 小编编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