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虎不成的意思,画虎不成反类犬

 麦卡斯中文网   2023-10-19 10:33   130 人阅读  1 条评论

画虎不成的意思,画虎不成反类犬

画虎不成(拼音:huà hǔ bù chéng)是一则汉语成语,出自《后汉书·马援传》。

该成语原意是本来画的是老虎,结果却画得像狗。比喻人好高骛远,一无所成,反贻笑柄。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画虎不成,出处解释和例句

画虎不成拼音:

[huà hǔ bù ché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画虎不成解释:

原意是本来画的是老虎,结果却画得像狗。比喻人好高骛远,一无所成,反贻笑柄。

画虎不成出处:

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后汉书·马援传》)

这个故事后来被提炼为成语“画虎不成”。

汉·班固等《东观汉记》:“学龙伯高不就;犹为谨敕之士;所渭刻鹄不成尚类鹜者;效杜季良而不成;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

同源成语

画虎不成反类狗、画虎不成反类犬、画虎不成反为狗、画虎不成反倒类犬、画虎翻成犬、画龙不成反类狗。

成语故事

马援是东汉时期的名将,他对自己的晚辈要求很严格,希望他们都能为国家效力。

有一回,马援听说侄儿马严、马敦结交一些不三不四的人,经常讥刺朝廷上的事情,便立即写信劝说侄儿。他在信中说:“好议论人家的长短,妄谈国家大事,这是我最厌恶的。我宁肯死了也不愿意我的子孙有这种行为。山都县的县官龙伯高,品行端正,谦虚节俭,廉洁奉公,我很喜欢他,希望你们效仿他;越骑司马杜季良,豪侠好义,我也挺喜欢他,但我不希望你们学习他。这是因为即使学不成龙伯高的样子,还可以做一个朝廷信得过的官吏,好像画一个天鹅,不像天鹅而类似鸭子,到底它们还是同类。如果你们学习杜季良,恐怕还不如他,反而成为天下的轻薄儿郎,这就像一个人画虎不成,反倒像狗一样。我实在是不愿意自己的子孙效仿他呀!”

马严、马敦见到马援的信,很快就改变了自己的行为。

成语寓意

该成语原意是本来画的是老虎,结果却画得像狗。比喻人好高骛远,一无所成,反贻笑柄。

该则成语告诉我们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特点,也会表现出某种不同寻常的天资和悟性。对此,家长如能及时发现,着重发掘,就能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反之,家长如不顾孩子的意愿和自身条件,完全凭自己的主观臆想设计孩子的未来,强迫他去做他不愿做或做不了的事,结果不但无助于孩子的成长,还难免产生“画虎不成反为犬,意欲成龙反成虫”的悲剧。

成语用法

成文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画虎不成例句:

晋·袁宏《后汉纪》卷十二:“孙僖、孙驷同习《春秋》话吴王夫差事,僖废书而叹日:若是所谓画虎不成反为狗者。”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朝野翕然,以为楷式,画虎不成,多所伤败”。

清·陆时化《书画说铃》:“有临摹而妙者,若合符节也。有临摹而拙者,画虎不成也。 ”

唐·刘知几《史通》卷一:“君懋《隋书》,虽欲祖述商周,宪章虞夏,观其所述,乃似《孔子家语》、临川《世说》,可谓画虎不成反类犬。”

明·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第六十三回:“非我志馁,肯服输于人,只怕画虎不成反类狗也。”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六回》:“只恐画虎不成,终无补于实用。”

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四回:“就怕海军提督胆小如鼠,倒弄得画虎不成反类犬耳。”

清·双厚坪、白文亮《施公案》第一百八十八回:“不可沿路打听,万一和尚知哓,即便难拿,画虎不成反倒类犬。”

清·李玉《永团圆》第十八折:“真个是钱财儿女并遭迳笑,画虎翻成犬。”

清·蒋超伯《南湃桔语》卷一:“里语:‘画虎不成反类狗’,‘画龙不成反类狗’,皆汉时里语。”

画虎不成近反义词

画虎不成近义词:不伦不类 弄巧成拙 一事无成 画虎类犬

画虎不成反义词:惟妙惟肖

成语接龙

画虎不成 成人之善 善刀而藏 藏弓烹狗 狗彘不如 如虎得翼 翼翼飞鸾 鸾颠凤倒 倒海翻江 江南海北 北辕适楚 楚管蛮弦 弦无虚发 发踪指示 示贬于褒 褒衣危冠 冠盖相望 望尘莫及 及瓜而代 代拆代行 行易知难 难舍难分 分崩离析 析辨诡辞 辞赋风骨 骨软筋麻 麻痺不仁 仁人义士 士死知己 己溺己饥 饥驱叩门 门单户薄 薄技在身 身微言轻 轻死重气 气断声吞 吞云吐雾 雾惨云愁 愁肠九转 转忧为喜 喜不自禁 禁止令行 行不踰方 方兴未艾 艾发衰容 容光焕发 发荣滋长 长才短驭 驭凤骖鹤 鹤发鸡皮 皮破血流 流言飞语 语不惊人 人尽其才 才气过人 人中狮子 子虚乌有 有以善处 处实效功 功德圆满 满打满算 算沙抟空 空费词说 说短道长 长安少年 年华垂暮 暮四朝三 三求四告 告老在家 家常里短 短叹长吁 吁天呼地 地上天官 官止神行 行思坐想 想方设法 法出一门 门禁森严 严阵以待 待贾而沽

画虎不成反类犬

画虎不成反类犬,拼音huà hǔ bù chéng fǎn lèi quǎn,比喻不切实际地攀求过高的目标,好高骛远,终无成就,反成笑柄。亦喻仿效失真,反而弄得不伦不类。

典故

原文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初,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援前在交阯,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论议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译文

起初,马援兄之子马严、马敦都喜欢讥议时事,而与侠客们轻相交往。马援以前在交阯,写信回家训诫道:“我想你们听到人家过失,要像听父母之名一样,耳可以听到,口不可说啊。喜欢议论人的长短,乱讥刺时政,这是我最厌恶的,我是宁肯死也不愿听到子孙们有这种行为的。你们知道我非常厌恶此事,我之所以要再次讲到此事要像男女婚嫁时施衿结褵一样,申明父母的训诫,要使你们牢记不忘。龙伯高敦厚周到谨慎,口无异言,谦约节俭,清廉公正有威望,我很爱他敬重他,愿你们向他学习。杜季良豪侠好讲义气,忧人之忧,乐人之乐,好人坏人都合得来,父亲死了,几个郡的人都来吊唁,我爱他敬重他,但不愿你们向他学习。学习龙伯高不到家,还是一个谨慎勤勉的人,所谓雕刻鸿鹄不成可以像一只鹜哩。学习杜季良不到家,就堕落成为天下的轻薄儿,所谓画虎不成反像犬了。到现在为止杜季良还不可知,郡里的将领们一下车就切齿恨他,州郡都说他,我常为他寒心,所以我不愿子孙们学他。”

释义

东汉初年,伏波将军马援对子侄后辈教育十分严格,希望他们成为有用的人才。他不喜欢侄子马严和马敦在别人后面说长道短,他写信《诫兄子严敦书》告诫他们,让他们学龙伯高,而不要学习杜季良,学杜季良如果学不成就像画不成老虎反而画得像一头狗一样。后遂以“画虎不成反类犬”比喻好高骛远,终无成就,反成笑柄。亦喻仿效失真,反而弄得不伦不类。亦作“画虎类狗”,或作“画虎类犬”等。

画虎类犬实际上是现代的错用,狗的古义为小犬,犬的古义为大犬,“狗,犬也。大者为犬,小者为狗。”——《说文》。马援的本义为画虎画成了蜷缩的小狗,由于今天汉语中犬与狗同义,所以今天画虎类狗也可写作画虎类犬。

辨析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不切合实际,比喻好高骛远。

近义词:画虎不成反类狗。

示例

唐刘知几《史通·六家》:如君懋《隋书》,虽欲祖述商周,宪章虞夏,观其所述乃似《孔子家语》、临川《世说》,可谓画虎不成反类犬也。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胭脂》:身已许君,复何吝惜,但恐画虎成狗,致贻污谤。

刘半农《读〈海上花列传〉》:你若没有相当的聪明去调遣它,没有相当的气力去搬运它,结果只是画虎类狗而已。

《歧路灯》第十一回:“这大相公聪明的很,他是看猫画虎,一见即会套的人。”孝移微笑道:“端福不甚聪明,恐画虎类犬。”


画虎不成反类犬,画虎不成

本文地址:http://maikaas.com/112103.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网友投稿文章,由 成语大全 小编编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1. 麦卡斯中文网
    麦卡斯中文网【站长】 @回复

    画虎不成反类犬
    画虎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