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吃中药的朋友们一定知道,中药基本上都是苦的,这也就是俗话“良药苦口利于病”的由来,那么为什么中药熬成的药材基本上都是苦的,而不是其它的味道呢?相信许多朋友们都不太了解其中的原因,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为什么药是苦的吧。
为什么药都是苦的?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许多药物,尤其是有不少中药都很苦。这是为什么呢?
中药主要取材于动植物,里面含有多种化学物质。科学家通过分析,发现大多数中药药材中都含有一类叫生物碱的化学物质。生物碱是存在于自然界(主要为植物)中的一类含氮的碱性有机化合物。它们大多数有复杂的环状结构,氮元素多包含在环内,有显著的生物活性。多数生物碱都具有苦味,少数呈辛辣味或其他味道。由于一服中药往往由很多种药材组成,只要其中有一种药材含有生物碱,熬出的药汁就是苦的。
提到苦,大家自然都会想到以苦闻名的黄连,而黄连苦的根源就是它所具有的生物碱—黄连素生物碱。其实,在中草药中最苦的并非黄连,而是一种叫苦参的植物,因为在苦参的根和花中含有多种生物碱成分。
但是,中药也并不都是苦的,例如甘草。甘草中含有一种叫甘草酸的成分,它的甜度为蔗糖的80~300倍。
西药和中药不一样,一般西药中的有效成分比较确定。如果其中的有效成分中包含的化学物质味苦,这种药就是苦的,甚至比中药更苦。为了改善口味,制药时往往会使用胶囊或糖衣等遮药物,将苦味掩盖起来,便于吞服。
现在,中药的生产已部分采用西药的生产方式,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制成片剂、水剂,也加上糖衣、胶囊,或加入甘草等,尽可能将苦口良药变为爽口良药。
冬天的时候,下过雪后,路上被雪所覆盖,这些雪阻挡了人们出行的脚部,这时候,许多的环卫工人门就会将盐洒在雪上,来起到快速融化冰雪的作用,那么大家知道为什么盐可以融化雪吗?相信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盐融化雪的原理吧。
为什么盐可以融化雪?
冬日,朔风凛冽,白雪纷飞。雪景固然美丽,然而长久不化的积雪却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尤其是交通。
以通常方式铲雪,效率实在不高,而采用喷撒融雪剂的方式来融雪,则有效得多,其中最常用的融雪剂就是粗盐。
为什么撒盐可以融雪呢?我们都知道,水的凝固点是0℃,而形成盐水以后,盐水的凝固点会下降到0℃以下,这主要是因为盐溶液中含有氯离子和钠离子后,盐水溶液所对应的水蒸气压会降低。盐水如果要烧开,温度就会超过100℃,同样盐水要结冰,温度也会低于0℃。因此,撒上盐后,融化后的雪水就不易结冰,这样外出时就会安全很多了。
粗盐是最常用的融雪剂之一,因为其资源丰富,价格低廉,融化冰雪效果好。其他可做融雪剂的还有氯化镁、氯化钙、醋酸盐类等,它们都具有降低水的凝固点的作用。一般来说,粗盐可使盐水的凝固点降到-10℃以下,氯化镁、氯化钙可使盐水的凝固点降到约-20℃,某些醋酸盐类甚至可使盐水的凝固点降到约-30℃。
尽管喷撒融雪剂可以高效融雪,但仍应谨慎使用。因为大多数融雪剂对环境都有一定的影响。例如含氯盐,对金属和混凝土的腐蚀性较大,还会使路边植物出现“生理干旱”,即“盐化”现象。如果喷撒的是工业用盐,其中所含的亚硝酸盐随雪水融化后渗入地表,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